中新社上海5月5日電 題:探訪上海虹口倒樓現場:居民苦等拆遷12載
  中新社記者 鄭瑩瑩
  5日,在導致2人不幸死亡的上海虹口區老式民居倒塌事故所在的窄巷口,臨時擺設起靈堂。
  一個方桌上擺著幾個果盤,中間立著一朵黑色紗花。方桌的兩側,兩排相對而立的祭奠花籃上懸著白色字條,上面寫著:“鄰居沉痛悼念羅某某”。
  臨時靈堂前,藍白色警戒線及黃色鐵柵尚未撤去,線內外圍著的一群鄰裡,低語著在5月4日凌晨發生的這場奪取兩人生命的事故。
  不忍打擾哀悼的家屬,記者繞過警戒線來到事故所在地,只見現場一處房屋所在處幾近夷為平地,另一處,施工人員用挖土機及其他工具正鏟平廢墟。
  指著“平地”,一位居民告訴中新社記者,“死者的家已沒了,所以他們只好在巷口設置了臨時的靈堂。”
  看著廢墟,在這裡住了二、三十年的朱女士語氣間難掩憂心,“原來不知道這麼危險,我住的地方離這裡也就20多米,現在就擔心今天晚上睡下去,明早眼睛能否睜開來。”
  環顧四周,廢墟旁圍繞著一幢緊挨著一幢的低層老舊建築,有的甚至難以分辨樓宇的間隔,再抬頭往外看,就是近年間建起的新高樓。
  62歲的樂長雄說,這塊地方從2002年開始列入拆遷範疇,12年來,遷走大約六成住戶,但動遷後的房屋並未拆除,而是涌入了人數約有原住戶3倍多的外來租戶。
  在這裡住了50多年的姚先生說:“我們不是釘子戶,但現在已沒人找我們談(動遷)了”。
  安徽籍打工者張先生說,上海租房價格很高,這裡一個月500元人民幣,相較便宜很多,所以選擇了這裡。他告訴記者,倒塌事故後,他不會搬走,除非拆遷了。
  居民們告訴記者,這塊“被遺忘的舊區”已有十幾年不用交水電煤氣費用,而今動遷組已撤,開發商難尋,街道部門也求助無果。
  中新社記者在現場碰到數名上海房屋質量檢測站工作人員,正挨戶檢測房屋。
  上海虹口區宣傳部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虹口區已派出應急維修人員對倒塌事故相應房屋進行排查,將加固危險點。
  資料顯示,虹口區南連黃浦江、蘇州河交匯處,追溯歷史,幾乎伴隨1843年上海開埠同步建設。截至2013年1月的數據,虹口區2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85萬,是上海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區,發展空間資源十分稀缺,有152萬平方米的二級以下舊里(舊式里弄房屋),舊區改造面臨非常大的壓力。
  離開現場時,73歲的王奶奶不住地跟記者絮叨著:家裡的屋子漏水已很久了,小修難以解決,她還在苦等著拆遷。(完)  (原標題:探訪上海虹口倒樓現場:居民苦等拆遷12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s17dspjj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