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地貌研究成果專家驗收會議
  
  展示張家界地貌研究成果的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
  紅網武陵源站6月19日訊(通訊員 陳冬生 鄧道理)6月16日,“張家界地貌發育演化動力過程研究”項目科研成果在北京通過張家界地貌聯合研究中心組織的專家驗收。國際地貌協會副主席、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小平,張家界地貌聯合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黃河清,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家界地貌聯合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鄭度及項目承擔科研人員參加了此次成果驗收會議。
  為更好地闡明張家界地貌發育的動力機制,為地質公園的保護和持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滿足廣大游客對張家界地貌科學涵義的要求,武陵源區人民政府2012年委托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開展“張家界地貌發育演化動力過程研究”項目,揭示張家界“水八百”為“峰三千”提供的動力條件之一。自項目開展2年以來,項目組專家多次深入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調查取樣,在公園內安裝了水文觀測儀器,並將樣品送澳大利亞進行化驗。
  項目組通過對公園河床、河谷和河網及流水過程和地貌過程的系統研究,從水動力地貌角度全面、系統地研究了張家界地貌形成的機理和過程,很好地完成了預定的科研任務,取得的高水平成果,極大地提高了張家界地貌理論研究的整體水平,豐富了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的科學內涵,為公園的地質遺跡保護和地學知識的科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填補張家界地貌科學研究基礎理論研究的空白。  (原標題:張家界地貌研究出新成果發育演化動力過程研究通過驗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s17dspjj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